室外是零下30摄氏度的严寒,房间里却温暖如春。为保障居民在寒潮天气期间的暖气供应,哈尔滨市一家热电公司技术人员实时监控供热管网数据,确保供热系统平稳运行。
对于热电公司而言,在供热的同时,还要算好“节能降碳”这本账。作为大型保供企业,上述热电公司被纳入全国碳市场重点排放单位名单,须按时清缴配额、完成碳市场履约。
“我们在兴业银行开立碳账户,银行依托碳排放数据为我们提供金融服务,完成碳配额采购。”企业相关负责人介绍。
碳账户作为社会主体碳足迹、碳排放权边界以及减碳贡献的记录账户,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工具。早在2023年,兴业银行便上线企业级“碳大脑”——双碳管理平台,为客户开通碳账户,采用先进的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对碳排放、碳减排、碳资产等碳数据的精准监测和数字化、智能化管理。双碳管理平台通过深度整合环保理念、先进技术、创新机制和政策引导,针对各碳金融服务场景的共性需求实现系统性创新。截至目前,该行已构建1.68万户企业碳账户,协助企业算好“减碳”账。
依托“碳大脑” 拓展碳金融
依托双碳管理平台的企业碳账户体系,兴业银行在哈尔滨推出首个基于双碳管理平台设计的CEA(碳排放配额)履约综合金融服务方案。同时,针对全国各地客户多样化的碳资产管理需求,推出碳金融服务方案,深度考查企业碳减排、碳资产持有、碳表现情况等各方面指标,为企业履约提供融资便利。
在青海,兴业银行在西宁市甘河工业园区内落地青海省首笔“碳减排、危废处理双挂钩”碳账户项下绿色贷款,专项用于2500t/d水泥窑协同处置危险废物大修渣综合利用优化升级项目。该贷款将贷款利率与企业碳减排量和危废处理量指标挂钩,激励企业低碳环保发展,具有显著的经济和生态环境效益。
此外,依托双碳管理平台,兴业银行在黑龙江落地东北区域首笔“碳排放双控挂钩”贷款、在福建用碳账户体系盘活某钢铁制品企业“绿色资产”……助力企业生产经营绿色转型,赋能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2024年,兴业银行通过双碳管理平台场景,落地碳减排挂钩贷款超158亿元,有效满足企业碳资产管理需求。
服务“综合化” 争做好管家
双碳管理平台碳账户数据同样为碳减排咨询管理等综合服务提供了良好量化标准。兴业银行充分发挥研究和专业优势,成立双碳专业服务专班,组建碳咨询专项小组,依托双碳管理平台多元化功能为企业客户提供双碳专业服务。
在武汉,兴业银行与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机构(中碳登)合作开发推出“中碳-兴业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现货抵质押价格指数”,汇总分析双碳管理平台用户碳账户数据,跟踪反映碳排放配额价值水平及变化趋势,并落地全国首笔用于参考该指数购买碳配额的贷款,助力企业把握碳价波动窗口机会,实现碳资产价值最大化。
依托双碳管理平台记录的碳排放量、碳排放强度等数据信息,兴业银行还能为客户提供碳盘查、碳咨询、降碳方案、ESG咨询等一揽子非金融服务。
追踪“碳足迹” 同行绿色路
作为国内碳金融领域先行者,兴业银行坚持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致力于依托双碳管理平台进一步传播绿色低碳发展理念,积极引导实体经济向绿色低碳转型。
在个人用户方面,用户在双碳管理平台开立个人碳账户,可实现生活行为碳排放的量化与记录,在提升用户对自身碳足迹关注度的同时,还能为客户提供参与碳减排和碳交易的机会,激励个人客户将绿色理念转化为自觉行动。
在全国和地方碳市场建设方面,兴业银行应用平台碳账户的碳数据核算功能金华股票配资,一方面,可聚焦碳交易基础金融服务、碳金融产品创新等,持续完善“双碳”金融服务体系;另一方面,可对接全国碳市场重点控排企业,协助完成第三履约周期配额清缴工作,助力控排企业低碳转型。